老板之痛5:培训成本“黑洞”产生的根源
文章来源:赢咖7企管 时间:2014-09-15 17:13 点击:
次 |
|
老板之痛5:培训成本“黑洞”产生的根源
今年6月2日下午,我在参加完东安电气的每月营销例会之后,陪同该公司的董事长陶海先生和营销总监田秀梅小姐接待了来自广东的张博士和周博士。张博士和周博士分属两家公司,前者是一家工业自动化技术服务性公司的大老板,后者是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管。他们此次是专门来北京与东安电气洽谈业务合作的。
在宾主共进晚餐的过程中,周博士讲了一件事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他说,他们公司去年采购的一批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供应商是自动化电气控制行业的知名品牌,每套设备花了12万元,共计1000多万元。周博士说他强烈地感到这笔钱花得有点冤枉,因为他感到单价明显高于其他品牌的产品,但是他又不懂自动化控制技术,故而虽然强烈地感到这笔钱花得有些冤,但冤在哪儿,自己却不知道。原来,那批设备是他安排他最信赖的秘书负责采购的,他的那位秘书也是自动化控制专业的外行,他也感到钱花得有点冤,却也不知道冤在哪儿。
我当时就告诉他们:冤就冤在他们不懂自动化控制技术。因为不懂,他们便会借助品牌来识别商品好坏;同样因为不懂,在存在多个知名品牌参与竞争,又无法鉴别哪个品牌更优的情况下,他们会基于“慎重”的考虑,把价格最贵的那个品牌商品认定为最好的商品。
这件事使我想起了普遍的企业在采购培训类课程和服务方面的情形:许多企业的老板跟周博士一样感到他们在培训采购中的钱花得有些冤,可以冤在哪儿他们却并不知道。于是,我决定写这篇文章——
现实中,有“大把”的企业每年花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成本超过100万元,更有许多大型企业每年的培训成本超过1000万元。这些钱花得冤不冤呢?如果感到有点冤,又冤到什么程度呢?这要看两点:一是看负责培训采购决策的老板懂不懂培训,二是看负责培训采购的人员懂不懂培训和“自保心理”状况。
我的观察显示,老板们对企业的一般生产性采购大都是很在行的,他们知道自己应该采购什么样的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和生产、办公乃至基本建设所需要物品、技术和服务。因为他们在相关领域都是行家里手。但对于培训课程和服务的采购方面他们则未必在行。问题是,如果不在行,他们就没法有效评估,在没法有效评估的情况下,他们就没法有效决策;在没法有效决策的情况下,他们便可能借助供应商的品牌和价格来识别课程和服务的质量与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一定会或多或少地花冤枉钱。
在老板不懂培训的情况下,如果负责培训工作的人员懂培训,也懂培训采购,理论上讲是可以弥补老板的“短板”的。但是,在下述两种情况下,老板的“短板”将无法弥补,即培训采购一定是会花冤枉钱的。
一是,在培训人员也不懂培训和不懂培训采购的情况下。我在赢咖7注册业混迹了十年时间,因此知道,许多企业的培训人员并不懂培训,并不懂培训采购。在不懂或不怎么懂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基于培训供应商的品牌和报价来采购课程和服务——知名的和价高的往往被认为是最好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老板也不懂,采购者和采购控制者就可能希里糊涂地采购了那些“名优价高”的或并不能有效解决企业问题的课程和服务。
二是,在培训人员虽然懂培训,也懂培训采购,但却追求“慎重稳妥”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采购者往往不敢冒险采购质优价廉的非知名品牌的课程和服务,因为采购质优价廉的非知名品牌的课程和服务,一般会存在以下三种风险。
风险之一是,可能引起他人的怀疑。因为组织中的人都不懂培训、不懂培训采购,他们无法判断培训课程和服务的性价比,在这种情况下,采购知名品牌的课程和服务的安全系数大于采购非知名品牌的课程和服务——后者可能会让人怀疑采购者从中谋取了个人好处。
风险之二是,被采购的非著名品牌的培训和服务,因为受到应用环境的影响,应用的效果可能会不如预期。在某一课程或服务的应用效果不如预(续上一页内容)期的情况下,如果供应品是知名品牌,企业里的人便会无话可说——其逻辑是,知名品牌的供应品都是如此,其他品牌的供应品更会如此。显然相比之下,采购高价(不一定质优)的知名品牌的课程和服务更为安全。
风险之三是,任何人对某些事情都可能有“看走眼”的时候,万一采购的非知名品牌课程和服务的确不够好就无法交待了。主要是指说不清楚,而要“说清”,必然是自己承担全部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去冒可能失败的风险,还不如稳妥一些。
面对上述三种风险,相关采购人员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通常都会倾向于选择安全系数高的知名品牌的课程和服务……